產品
流量時代來臨,其帶來的新思維必將帶來全新的風口和機遇。面對移動互聯網新的流量風口,微信寄予小程序太多的希望和使命。數據顯示,小程序在2018年初日活達1.7億,月活4.3億。對于參與企業來說,怎樣才能搶到小程序新賽道的流量?如何將其特色利用到極致?應用場景又有哪些?
5月27日,虎嗅“小程序·新流量大商機”論壇在北京舉行,二手交易平臺轉轉與拼多多、摩拜等不同品類的小程序一線實戰者,現場與參會觀眾進行實戰分享,從趨勢到數據再到具體產品與體驗,暢談小程序與業務流量增長這一議題。
轉轉小程序總用戶破2000萬 月活超500萬
轉轉團隊開發的第一個小程序是“轉轉二手交易網”,作為官方小程序,它承載了轉轉站內80%的功能。用戶在二手交易中的搜索、發布、溝通、下單、支付等全部核心行為都能在小程序中進行閉環體驗。
同時,區別于傳統電商零售類應用的是,二手交易中的各個品類痛點各異,產品的著力點也各不相同。因此轉轉在小程序端的發展軌跡沿襲了“以促成交易為目的品類戰略”這一思路,即以“轉轉官方”小程序為核心,拆分平臺功能與服務,組成“轉轉小程序矩陣”——轉轉閑置社、轉轉群集市、轉轉高校圈等。
論壇分享上,轉轉開放生態事業部總經理於波透露,目前轉轉小程序的總用戶數已達到2000萬,月活躍用戶超500萬,新用戶占比達到20%。
取得成績的背后,於波還表示,線上觸發C2C交易需要深入社群與社交關系。由于二手交易品類多,需求分散,如何結合平臺服務,并利用社交關系不斷觸達交易潛在人群,是轉轉在微信生態中花費最多精力解決的事。
小程序的流量核心在于搭建小圈子
如何搶占小程序的流量賽道?於波給出的答案是:小圈子。
對于二手交易來說,如何建立信任是關鍵。在微信特定的社群內,通過高頻的社交行為,用戶能夠迅速獲取彼此的信任,在興趣之上更容易觸發C2C交易可能性,這是轉轉在騰訊生態內推行社交+交易打法的根本邏輯。而更多具有相同屬性的人聚集,會讓其中的C2C交易與二手交易形成網絡效應,進一步提升交易效率,進而形成裂變。
於波坦言,“基于二手交易本身強烈的社交與興趣屬性的特點,轉轉小程序的矩陣搭建以小圈子為思路,利用興趣點、小區、高校等進行用戶收攏,找到各個版塊的素人KOL,并通過各種運營手段強化其歸屬感。目前,轉轉黑膠唱片、發燒音頻、手工皮具等興趣圈子及基于地域范圍的小區、高校圈子已經聚集了相當數量的素人Kol與圈民?!?/p>
“對二手電商來說,小程序的核心在于建立小圈子。小圈子是一種圍繞著特定興趣主題或者附近地域的用戶和商品匯集地,在小程序里面,社交屬性被全面放大,通過各個興趣圈、小區圈、高校圈的達人,吸引同好消費者,小圈子的用戶會更加聚焦,商品更為優質,社交屬性更為明顯。”於波表示,轉轉小圈子也是在鼓勵用戶產出優質內容,同時不斷挖掘各種興趣達人,提升圈子用戶粘性和互動頻次,制造更好的交易與交流氛圍。
小圈子更具有同邊網絡效應 增強流量來源裂變性
什么樣的產品適合微信小程序?是否能在微信生態里建立起C2C的小網絡效應?為什么轉轉會選擇小圈子?
人群聚集之后自然會產生交易需求,這是社區+電商的邏輯。微信生態本身具有形態各異的社交場景,以社交場景反推相關交易場景,同樣能夠找到獲取社交流量的突破點。
於波表示,轉轉小程序的流量來源構成主要分為主動流量和裂變流量,主動流量是指用戶來源于自發主動的搜素,例如任務欄、公眾號,而裂變流量主要是通過分享、識別二維碼來的用戶,“小程序開始運營的時候,我們觀察數據發現,主動流量能占到56%,而裂變流量只占25%,裂變性不強是我們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於波認為,小圈子能利用社交要素,去激發消費者群體的同邊網絡效應,更有效地增強流量來源的裂變性。
同邊網絡效應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商品關注的人增加了,會引發更多的人去關注,即好的用戶體驗會帶來更多同類用戶。拼多多就是依靠同邊網絡效應的經典案例,通過不斷拼團的形式實現收徒裂變的社交玩法,越多的人加入網絡節點,整體的網絡體驗越好,個體的體驗越好,越能影響更多的個體加入網絡。小圈子正好符合這類特點,小圈子能更好地通過人對人的人際傳播,增強流量來源的裂變性。另一方面,小圈子能有效的發揮C2C網絡效應,首先是其密度足夠大,能覆蓋到的人群廣,其次在于加入小圈子里的人都具備著相似的喜好標準,或基于相同的地理位置,或擁有相同的興趣,建立在同好+信任的基礎上,更容易吸引圈子外的其他消費者。
“在去中心化的微信生態中,找到產品或者模式中的同邊效應價值點,最大化觸發用戶點對多分享,是小程序獲取流量的關鍵核心,小圈子就是轉轉做出的選擇?!?/p>
p0